时间: 2024-01-01 12:18:21 | 作者: 新闻资讯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前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401.6万辆和2396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8%和9.1%,汽车产销量保持稳步增长。专家觉得,随国家稳增长政策效应不断显现,加之地方购车补贴、促销活动等措施和年底“翘尾”效应,四季度汽车行业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,有望较好完成全年目标。
国内多地车展与促销活动近期正火热开展,新车型持续发布,进店客流显著增加,进一步拉动了汽车消费。
中汽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10月份汽车产销分别达289.1万辆和285.3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1.2%和13.8%,产销量继9月份后再次创下当月历史同期新高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,汽车市场“金九银十”成色足,10月份汽车销量与9月份基本持平,环比略降,同比实现较快增长。前10月,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增速较前9月提升0.7个和0.9个百分点。
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逐步向好走势。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,前2个月汽车市场受春节和补贴退出等影响较大,3月份至5月份受去年低基数推动而全面同比暴增,6月份至10月份的出口和国内需求较强,推动高增长。中国汽车市场的商用车恢复较强,乘用车市场持续走好。
当前,厂家和经销商进入全年目标冲刺阶段,车市竞争愈发白热化,尤其进入四季度,部分厂家已推出一些冲量举措,逐步加大终端促销力度。随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加大,车市有望较好完成全年目标。
陈士华指出,汽车产销的月度规律具有年末“翘尾”效应,去年最后两个月基数较低,从近期调研情况看,今年“翘尾”还会出现。今年前10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.1%,加之车企四季度还要冲量,预计全年产销上涨的速度要超出年初3%的预期。
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测,从前10月车市表现来看,今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超过3000万辆,创历史新高。
10月份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.9万辆和95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29.2%和33.5%,市场占有率达33.5%。前10月,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35.2万辆和728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3.9%和37.8%,市场占有率达30.4%;新能源汽车出口99.5万辆,同比增长99.1%。
“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单月实现接近百万辆的规模,市占率连续6个月超30%。”陈士华表示,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年内累计销量已超去年全年,市占率也从前9月的29.8%,迈过30%的台阶。
从销售端来看,前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公司集团销量合计为632.1万辆,同比增长49.6%,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6.8%。陈士华说,前几年,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企市占率仅为50%至60%,如今已能和燃油车比肩,证明市场集中度在不断提升。
新能源汽车逐渐成车市主力。近日发布的2023年《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》显示,今年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度增长,市场渗透率持续保持高位,对国内新车销量增长贡献大于燃油车。
农村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增量所在。日前,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,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,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。业内的人表示,伴随车型供给进一步丰富、智能化+快充+长续航体验提升、成本压缩带动价格下降,新能源车将下沉到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的范围,有望迎来渗透率二次提升。
10月份,汽车自主品牌表现出色,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长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10月份,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48.5万辆,同比增长25.1%,市场占有率达到59.7%,上升6.6个百分点。
陈士华表示,去年全年,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49.5%。今年以来这一数据从始至终保持在50%以上并稳步提升,10月份甚至接近60%。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自主品牌的优势更明显。除特斯拉外,新能源领域销量前十名的厂商均为自主品牌。崔东树表示,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,头部传统车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表现优异,比亚迪、奇瑞、长安、吉利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。
随着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,国内市场趋向于相对饱和,企业将更多目光投向海外,汽车出口同比快速增长。
数据显示,10月份我国汽车出口48.8万辆,环比增长9.8%,同比增长44.2%。前10月汽车出口392.2万辆,同比增长59.7%。其中,传统燃油汽车出口292.7万辆,同比增长49.6%;新能源汽车出口99.5万辆,同比增长99.1%。
陈士华指出,今年国内上市企业纷纷把开发国际市场当成重要的经营策略,不仅以直接贸易方式出口,下一步国内车企包括供应链企业也将更多布局海外。
光大证券发布研报显示,国内汽车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、自主品牌的市场扩张需求驱动国内汽车出口保持强势增长态势,建厂和并购并举是实现海外产销规模扩大的有效方案;其中,最大限度本土化发展或是海外布局的重要的条件。(刘 瑾)
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——聚焦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
什么是“数据要素×”?为什么推出“数据要素×”行动?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对热点问题来了解答。
根据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3》的数据,中国知识产权指标排名世界第一的包括:专利申请(158万件)、有效商标注册(4270万件)、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(约280万项)、植物新品种申请(12357件)、本国有效地理标志(9571个)。
2022年,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,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,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。这是12月28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、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《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中得出的最新结论。
为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,今年全年制定75种农药在食品中的327项最大残留限量,发布农业行业标准170项,公布首批178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。
当前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,多数省份已经到达流行高峰,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降,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位发病水平。
由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提出设想并主持研制的“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(梦飞)”,于12月21日在云南丽江建成,并首次获得蓝黄红三通道同时出光的天体图像。
互联网基础资源是指域名、IP地址、AS(自治系统)号码及其所构建的域名系统、路由等互联网架构体系与协议。在保障网络相互连通、高可扩展和支撑各类创新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最近,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建专,正忙着将他学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落地。
从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、国产大型邮轮扬帆起航、深中通道探入海底,到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、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、亚洲最大火电“碳捕手”一展身手……回首2023年,令人欣喜的“首个”“之最”接连涌现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12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,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,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,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,为绿色低碳技术和量子信息、类脑智能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技术供给。
主动脉瘤是一种致命的疾病,俗称“无声杀手”,通常在破裂之前不可能会引起任何症状。一般来说,当主动脉扩张超过其原始尺寸的1.5倍时,就会发生主动脉瘤。随着它的生长,主动脉壁会变得脆弱。最终,主动脉壁脆弱到没办法承受流经其中的血液压力,导致致命的主动脉瘤破裂。
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、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,成功优化了专门用于6G通信的太赫兹(THz)纳米谐振器,将太赫兹电磁波放大3万倍以上。
但他们也指出,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在成本和技术上可扩展的潜在处理方法,可安全地降低抗生素处方率。
朱丘寺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,总面积约8.5万平方米,是一处以龙山晚期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,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250年至公元前1700年。
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,既镌刻着时代烙印,也是透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。
26日,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“超级工程研究”成果。该课题首次系统研究了近现代中国以工程立国这一基本课题,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。“超级工程研究”还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、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。
气象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12月1日至13日,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但从14日开始,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,有95个国家气象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℃。
从头顶的星辰到脚下的大地,从广袤的宇宙到幽微的粒子,2023年,中国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。顺利起飞、平稳落地、跨过水门……5月28日,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。
冬季来临,随着病毒性感冒、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,近期因胸痛到医院看病的儿童青少年明显增多。胸痛是咳嗽造成的吗?还是另有原因?啥状况下应尽快带孩子就诊?
近年来,西农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、种源创新、肥水高效利用、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,推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帮助黄土高原尤其是革命老区实现了果香、民富、产业强。